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用时4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国家

    佛教与国家  佛法有世间与出世间,以世间为权巧,出世间为究竟。出世间有大小二乘,以小乘为自度,大乘为究竟。大乘佛法行菩萨道者须深入世间,度化众生,所以归根结底说起来,佛法只在世间,不在世外...不邪淫近于礼,不饮酒昏乱近于智,不妄语近于信。在世间上,佛儒之理原是脉脉相通的。  至圣先师孔子最重恕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在《四不坏净成就经》中说:“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5051095.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讲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请医生看病服药是否徒劳?

      如本法师答:不论世间与出世间,无非是因果(梵语hetu-phala)所成,生病之例亦不外乎因果,然因果有远报与近报之别,病情由来亦千差万别,但不外乎生理病与业障病两种;若生理病而言,大体上由...假病有药医,真病无药医。假使是业障病,亦不外乎因果所现,应该多广行善业,布施喜舍,累积功德,若能如此而为,业障(梵语karmavarana)可逐渐病愈。   生理病有生理病的疗治,业障病有业障病的...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425912357.html
  • 成都市委常委包惠赴佛教场所调研并看望佛教界人士

    和谐成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处理好世间和出世间的关系。宗教场所既是宗教组织,又是社会组织,不仅要承担宗教职责,还要承担社会职责,决不能有损公共利益。要深入开展以戒律准绳的道风建设、以贯彻...

    佚名

    |看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8364421163.html
  • 问:何谓“功德”与“福德”?

    福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鸿福,是世间。另一种是所谓清福,出世间。清福比鸿福还难,所以人要享受清福更难。可是一般世间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时,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谓蛮... 功德就是积功累德,是功夫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福德是获得世间、出世间的行为。 先讲到过不住于相,下面佛又说了:“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里突然冒出...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4177998.html
  •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第33、34届佛学初级培训班结业

    的学习,对人生道路上、佛法认识上都有了认识和提高,并表在学习佛法的道路上更加的精进、努力。慧行法师代表培训部的授课法师发言,他通过佛法中的信、愿、行、证四个次第,将世间和出世间作了开示,鼓励学员在修学佛法和世间的过程中,要保持正见,树立信心,建立目标,通过不断努力,体会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培训部主任定明法师转达了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广化寺方丈怡学法师对大家这段时间学习...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8/13573489343.html
  • 菩萨住平等中不动行菩萨事

    印证一切,则一一法皆无不空。佛陀举了一个譬喻说:一个玩魔术的人变出一个幻化之人,那末,这魔术师以幻化的方法变现的化人,能说他是一个实宝在在的人吗?世间一切的现象莫不如此,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阴是化,他可以领受,至於说一切种智也是化,他就不能接受了,所以问佛:  “世尊!世间是化。出世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

    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3767268.html
  • 论佛法融通科学为圆成人间净土之要义

    问题,而通过佛性论又为人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完美的奋斗目标,更以一套修行论指引人生的实践。这种即超越即内在,出世间不离世间法的精神为东方宗教的一大特色。   作为佛教在当代中国流传最为广大的宗派,...释典,得大解脱。   建立人间净土,需要对世间的杂染万直面视之,不能回避,更不能随之流转。许多有识之士对佛教伦理与世间伦理的会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对于科学精神采取何种态度,则莫衷一是。然而,当代...

    朱光磊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11686605.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对“正见”的看法如何?

      如本法师答:正见(梵语samyag-disti)是通于世间与出世间的一把慧剑,正见的含义就是:对宇宙万,乃至人事物给予正确的认知,了知它的真相,不至于偏差错谬,是名正见。 换句话说:对世间与出世间,乃至中道胜义谛、因果、事理、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六度、三法印、如来一代圣教,皆能信受理解,并作为自己的见地,为八正道(梵语ariya-magga)之一,八正道以正见...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33712238.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佛教对“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如本法师答: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是名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梵语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说一切世间,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所有的,现在起了变异...: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凡符合此三原则,便是佛陀之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155912278.html
  • 净空老法师:二谛

    世尊一生讲经说法,依据的原理原则是二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也是依二谛而说法。二谛就是真谛与俗谛。“真谛”,完全是说明诸法实相,没有丝毫分别与执著,对此世间人难懂。“俗谛”,就是世间,是依众生的知见、常识,这大家好懂。但佛的智慧高,善巧方便达到极处,说俗谛即包含真谛,说真谛仍不离俗谛,真俗圆融,得大自在。世间人不但迷于真谛,也迷于俗谛。而佛能真俗圆融,就是真谛看破了,俗谛也放下...

    净空法师开示

    |二谛|真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20040034683.html